010-63718322
示例:国发〔2011〕3 号文件
4.9.3.5 标示被注释的词语时,可用六角括号或方头括号。
示例 1:〔奇观〕奇伟的景象。
示例 2:【爱因斯坦】物理学家。生于德国,1933 年因受纳粹政权迫害,移居美国。
4.9.3.6 除科技书刊中的数学、逻辑公式外,所有括号(特别是同一形式的括号)应尽量避免套用。必须套用括号时,宜采用不同的括号形式配合使用。
示例:〔茸(róng)毛〕很细很细的毛。
4.10 破折号
4.10.1 定义
标号的一种,标示语段中某些成分的注释、补充说明或语音、意义的变化。
4.10.2 形式
破折号的形式是“——”。
4.10.3 基本用法
4.10.3.1 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(也可用括号,见 4.9.3.1;二者的区别另见 B.1.7)。
示例 1: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——内山老板走了过来。
示例 2:我一直坚持读书,想借此唤起弟妹对生活的希望——无论环境多么困难。
4.10.3.2 标示插入语(也可用逗号,见 4.4.3.3)。
示例:这简直就是——说得不客气点——无耻的勾当!
4.10.3.3 标示总结上文或提示下文(也可用冒号,见 4.7.3.1、4.7.3.2)。
示例 1:坚强,纯洁,严于律已,客观公正——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。
示例 2:画家开始娓娓道来——
数年前的一个寒冬,……
4.10.3.4 标示话题的转换。
示例:“好香的干菜,——听到风声了吗?”赵七爷低声说道。
4.10.3.5 标示声音的延长。
示例:“嘎——”传过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鸣叫。
4.10.3.6 标示话语的中断或间隔。
示例 1:“班长他牺——”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。
示例 2:“亲爱的妈妈,你不知道我多爱您。——还有你,我的孩子!”
4.10.3.7 标示引出对话。
示例:——你长大后想成为科学家吗?
——当然想了!
4.10.3.8 标示事项列举分承。
示例: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,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:
——环境声学;
——环境光学;
——环境热学;
——环境电磁学;
——环境空气动力学。
4.10.3.9 用于副标题之前。
示例:飞向太平洋
——我国新型号运载火箭发射目击记
4.10.3.10 用于引文、注文后,标示作者、出处或注释者。
示例 1: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。
——范仲淹
示例 2:乐浪海中有倭人,分为百余国。
——《汉书》
示例 3:很多人写好信后把信笺折成方胜形,我看大可不必。(方胜,指古代妇女戴的方形首饰,用彩绸等制作,由两个斜方部分叠合而成。——编者注)
4.11 省略号
4.11.1 定义
标号的一种,标示语段中某些内容的省略及意义的断续等。
4.11.2 形式
省略号的形式是“……”。
4.11.3 基本用法
4.11.3.1 标示引文的省略。
示例:我们齐声朗诵起来:“……俱往矣,数风流人物,还看今朝。”
4.11.3.2 标示列举或重复词语的省略。
示例 1:对政治的敏感,对生活的敏感,对性格的敏感,……这都是作家必须要有的素质。
示例 2:他气得连声说:“好,好……算我没说。”
4.11.3.3 标示语意未尽。
示例 1: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里,假如突然看见一缕炊烟,……
示例 2:你这样干,未免太……!
4.11.3.4 标示说话时断断续续。
示例:她磕磕巴巴地说:“可是……太太……我不知道……你一定是认错了。”
4.11.3.5 标示对话中的沉默不语。
示例:“还没结婚吧?”
“……”他飞红了脸,更加忸怩起来。
4.11.3.6 标示特定的成分虚缺。
示例:只要……就……
4.11.3.7 在标示诗行、段落的省略时,可连用两个省略号(即相当于十二连点)。
示例 1:从隔壁房间传来缓缓而抑扬顿挫的吟咏声——
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
…………
示例 2:该刊根据工作质量、上稿数量、参与程度等方面的表现,评选出了高校十佳记者站。还根据发稿数量、提供新闻线索情况以及对刊物的关注度等,评选出了十佳通讯员。
…………
4.12 着重号
4.12.1 定义
标号的一种,标示语段中某些重要的或需要指明的文字。
4.12.2 形式
着重号的形式是“.” 标注在相应文字的下方。
4.12.3 基本用法
4.12.3.1 标示语段中重要的文字。
示例 1:诗人需要表现,而不是证明。
示例 2:下面对本文的理解,不正确的一项是:……
4.12.3.2 标示语段中需要指明的文字。
示例:下边加点的字,除了在词中的读法外,还有哪些读法?
着急 子弹 强调
4.13 连接号
4.13.1 定义
标号的一种,标示某些相关联成分之间的连接。
4.13.2 形式
连接号的形式有短横线“-”、一字线“―”和浪纹线“~”三种。
4.13.3 基本用法
4.13.3.1 标示下列各种情况,均用短横线:
a) 化合物的名称或表格、插图的编号。
示例 1:3-戊酮为无色液体,对眼及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。
示例 2:参见下页表 2-8、表 2-9。
b) 连接号码,包括门牌号码、电话号码,以及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年月日等。
示例 3:安宁里东路 26 号院 3-2-11 室
示例 4:联系电话:010-88842603
示例 5:2011-02-15
c) 在复合名词中起连接作用。
示例 6:吐鲁番-哈密盆地
d) 某些产品的名称和型号。
示例 7:WZ-10 直升机具有复杂天气和夜间作战的能力。
e) 汉语拼音、外来语内部的分合。
示例 8:shuōshuō-xiàoxiào(说说笑笑)
示例 9:盎格鲁-撒克逊人
示例 10:让-雅克·卢梭(“让-雅克”为双名)
示例 11:皮埃尔·孟戴斯-弗朗斯(“孟戴斯-弗朗斯”为复姓)
4.13.3.2 标示下列各种情况,一般用一字线,有时也可用浪纹线:
a) 标示相关项目(如时间、地域等)的起止。
示例 1:沈括(1031―1095),宋朝人。
示例 2:2011 年 2 月 3 日―10 日
示例 3:北京―上海特别旅客快车
b) 标示数值范围(由阿拉伯数字或汉字数字构成)的起止。
示例 4:25~30 g
示例 5:第五~八课
4.14 间隔号
4.14.1 定义
标号的一种,标示某些相关联成分之间的分界。
4.14.2 形式
间隔号的形式是“·”。
4.14.3 基本用法
4.14.3.1 标示外国人名或少数民族人名内部的分界。
示例 1:克里斯蒂娜·罗塞蒂
示例 2:阿依古丽·买买提
4.14.3.2 标示书名与篇(章、卷)名之间的分界。
示例:《淮南子·本经训》
4.14.3.3 标示词牌、曲牌、诗体名等和题名之间的分界。
示例 1:《沁园春·雪》
示例 2:《天净沙·秋思》
示例 3:《七律·冬云》
4.14.3.4 用在构成标题或栏目名称的并列词语之间。
示例 4:《天·地·人》
4.14.3.5 以月、日为标志的事件或节日,用汉字数字表示时,只在一、十一和十二月后用间隔号;当直接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时,月、日之间均用间隔号(半角字符)。
示例 1:“九一八”事变 “五四”运动
示例 2:“一·二八”事变 “一二·九”运动
示例 3:“3·15”消费者权益日 “9·11”恐怖袭击事件
4.15 书名号
4.15.1 定义
标号的一种,标示语段中出现的各种作品的名称。
4.15.2 形式
书名号的形式有双书名号“《 》”和单书名号“〈 〉”两种。
4.15.3 基本用法
4.15.3.1 标示书名、卷名、篇名、刊物名、报纸名、文件名等。
示例 1:《红楼梦》(书名)
示例 2:《史记·项羽本记》(卷名)
示例 3:《论雷峰塔的倒掉》(篇名)
示例 4:《每周关注》(刊物名)
示例 5:《人民日报》(报纸名)
示例 6:《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》(文件名)
4.15.3.2 标示电影、电视、音乐、诗歌、雕塑等各类用文字、声音、图像等表现的作品的名称。
示例 1:《渔光曲》(电影名)
示例 2:《追梦录》(电视剧名)
示例 3:《勿忘我》(歌曲名)
示例 4:《沁园春·雪》(诗词名)
示例 5:《东方欲晓》(雕塑名)
示例 6:《光与影》(电视节目名)
示例 7:《社会广角镜》(栏目名)
示例 8:《庄子研究文献数据库》(光盘名)
示例 9:《植物生理学系列挂图》(图片名)
4.15.3.3 标示全中文或中文在名称中占主导地位的软件名。
示例:科研人员正在研制《电脑卫士》杀毒软件。
4.15.3.4 标示作品名的简称。
示例:我读了《念青唐古拉山脉纪行》一文(以下简称《念》),收获很大。
4.15.3.5 当书名号中还需要书名号时,里面一层用单书名号,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。
示例:《教育部关于提请审议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行办法〉的报告》
4.16 专名号
4.16.1 定义
标号的一种,标示古籍和某些文史类著作中出现的特定类专有名词。
4.16.2 形式
专名号的形式是一条直线,标注在相应文字的下方。
4.16.3 基本用法
4.16.3.1 标示古籍、古籍引文或某些文史类著作中出现的专有名词,主要包括人名、地名、国名、民族名、朝代名、年号、宗教名、官署名、组织名等。
示例 1:孙坚人马被刘表率军围得水泄不通。(人名)
示例 2:于是聚集冀、青、幽、并四州兵马七十多万准备决一死战。(地名)
示例 3:当时乌孙及西域各国都向汉派遣了使节。(国名、朝代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