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0-63718322
A.13.4 书名有时带有括注。如果括注是书名、篇名等的一部分,应放在书名号之内,反之则应放在书名号之外。
示例 1:《琵琶行(并序)》
示例 2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(试行)》
示例 3:《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组织条例(草案)》
示例 4:《百科知识》(彩图本)
示例 5:《人民日报》(海外版)
A.13.5 书名、篇名末尾如有叹号或问号,应放在书名号之内。
示例 1:《日记何罪!》
示例 2:《如何做到同工又同酬?》
A.13.6 在古籍或某些文史类著作中,为与专名号配合,书名号也可改用浪线式“﹏”,标注在书名下方。这可以看作是特殊的专名号或特殊的书名号。
A.14 分隔号用法补充规则
分隔号又称正斜线号,须与反斜线号“”相区别(后者主要是用于编写计算机程序的专门符号)。使用分隔号时,紧贴着分隔号的前后通常不用点号。
附 录 B
(资料性附录)
标点符号若干用法的说明
B.1 易混标点符号用法比较
B.1.1 逗号、顿号表示并列词语之间停顿的区别
逗号和顿号都表示停顿,但逗号表示的停顿长,顿号表示的停顿短。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一般用顿号,但当并列词语较长或其后有语气词时,为了表示稍长一点的停顿,也可用逗号。
示例 1:我喜欢吃的水果有苹果、桃子、香蕉和菠萝。
示例 2:我们需要了解全局和局部的统一,必然和偶然的统一,本质和现象的统一。
示例 3:看游记最难弄清位置和方向,前啊,后啊,左啊,右啊,看了半天,还是不明白。
B.1.2 逗号、顿号在表列举省略的“等”“等等”之类词语前的使用
并列成分之间用顿号,末尾的并列成分之后用“等”“等等”之类词语时,“等”类词前不用顿号或其他点号;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,末尾的并列成分之后用“等”类词时,“等”类词前应用逗号。
示例 1:现代生物学、物理学、化学、数学等基础科学的发展,带动了医学科学的进步。
示例 2:写文章前要想好,文章主题是什么,用哪些材料,哪些详写,哪些略写,等等。
B.1.3 逗号、分号表示分句间停顿的区别
当复句的表述不复杂、层次不多,相连的分句语气比较紧凑、分句内部也没有使用逗号表示停顿时,分句间的停顿多用逗号。当用逗号不易分清多重复句内部的层次(如分句内部已有逗号),而用句号又可能割裂前后关系的地方,应用分号表示停顿。
示例 1:她拿起钥匙,开了箱上的锁,又开了首饰盒上的锁,往老地方放钱。
示例 2:纵比,即以一事物的各个发展阶段作比;横比,则以此事物与彼事物相比。
B.1.4 顿号、逗号、分号在标示层次关系时的区别
句内点号中,顿号表示的停顿最短、层次最低,通常只能表示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;分号表示的停顿最长、层次最高,可以用来表示复句的第一层分句之间的停顿;逗号介于两者之间,既可表示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,也可表示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停顿。若分句内部已用逗号,分句之间就应用分号(见 B.1.3 示例 2)。用分号隔开的几个并列分句不能由逗号统领或总结。
示例 1:有的学会烤烟,自己做挺讲究的纸烟和雪茄;有的学会蔬菜加工,做的番茄酱能吃到冬天;有的学会蔬莱腌渍、窖藏,使秋菜接上春菜。
示例 2:动物吃植物的方式多种多样,有的是把整个植物吃掉,如原生动物;有的是把植物的大部分吃掉,如鼠类;有的是吃掉植物的要害部位,如鸟类吃掉植物的嫩芽。(误)。
动物吃植物的方式多种多样:有的是把整个植物吃掉,如原生动物;有的是把植物的大部分吃掉,如鼠类;有的是吃掉植物的要害部位,如鸟类吃掉植物的嫩芽。(正)。
B.1.5 冒号、逗号用于“说”“道”之类词语后的区别
位于引文之前的“说”“道”后用冒号。位于引文之后的“说训道”分两种情况:处于句末时,其后用句
号;“说”“道”后还有其他成分时,其后用逗号。插在话语中间的“说”“道”类词语后只能用逗号表示停顿。
示例 1:他说:“晚上就来家里吃饭吧。”
示例 2:“我真的很期待。”他说。
示例 3:“我有件事忘了说……”他说,表情有点为难。
示例 4:“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,”两个骗子说,“好让我们为您换上新衣。”
B.1.6 不同点号表示停顿长短的排序
各种点号都表示说话时的停顿。句号、问号、叹号都表示句子完结,停顿最长。分号用于复句的分句之间,停顿长度介于句末点号和逗号之间,而短于冒号。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,又短于分号。顿号用于并列词语之间,停顿最短。通常情况下,各种点号表示的停顿由长到短为:句号=问号=叹号>冒号(指涵盖范围为一句话的冒号)>分号>逗号>顿号。
B.1.7 破折号与括号表示注释或补充说明时的区别
破折号用于表示比较重要的解释说明,这种补充是正文的一部分,可与前后文连读;而括号表示比较一般的解释说明,只是注释而非正文,可不与前后文连读。
示例 1:在今年——农历虎年,必须取得比去年更大的成绩。
示例 2:哈雷在牛顿思想的启发下,终于认出了他所关注的彗星(该星后人称为哈雷彗星)。
B.1.8 书名号、引号在“题为……”“以……为题”格式中的使用
“题为……”“以……为题”中的“题”,如果是诗文、图书、报告或其他作品可作为篇名、书名看待时,可用书名号;如果是写作、科研、辩论、谈话的主题,非特定作品的标题,应用引号。即“题为……”“以……为题”中的“题”应根据其类别分别按书名号和引号的用法处理。
示例 1:有篇题为《柳宗元的诗》的文章,全文才 2 000 字,引文不实却达 11 处之多。
示例 2:今天一个以“地球·人口·资源·环境”为题的大型宣传活动在此间举行。
示例 3:《我的老师》写于1956年9月,是作者应《教师报》之约而写的。
示例 4:“我的老师”这类题目,同学们也许都写过。
B.2 两个标点符号连用的说明
B.2.1 行文中表示引用的引号内外的标点用法
当引文完整且独立使用,或虽不独立使用但带有问号或叹号时,引号内句末点号应保留。除此之外,引号内不用句末点号。当引文处于句子停顿处(包括句子末尾)且引号内未使用点号时,引号外应使用点号;当引文位于非停顿处或者引号内已使用句末点号时,引号外不用点号。
示例 1:“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。”他最喜欢这两句诗。
示例 2:书价上涨令许多读者难以接受,有些人甚至发出“还买得起书吗?”的疑问。
示例 3:他以“条件还不成熟,准备还不充分”为由,否决了我们的提议。
示例 4:你这样“明日复明日”地要拖到什么时候?
示例 5:司马迁为了完成《史记》的写作,使之“藏之名山”,忍受了人间最大的侮辱。
示例 6:在施工中要始终坚持“把质量当生命”。
示例 7:“言之无文,行而不远”这句话,说明了文采的重要。
示例 8:俗话说:“墙头一根草,风吹两边倒。”用这句话来形容此辈再恰当不过。
B.2.2 行文中括号内外的标点用法
括号内行文末尾需要时可用问号、叹号和省略号。除此之外,句内括号行文末尾通常不用标点符号。句外括号行文末尾是否用句号由括号内的语段结构决定:若语段较长、内容复杂,应用句号。句内括号外是否用点号取决于括号所处位置:若句内括号处于句子停顿处,应用点号。句外括号外通常不用点号。
示例 1:如果不采取(但应如何采取呢?)十分具体的控制措施,事态将进一步扩大。
示例 2:3 分钟过去了(仅仅才 3 分钟!),从眼前穿梭而过的出租车竟达 32 辆!
示例 3:她介绍时用了一连串比喻(有的状如树枝,有的貌似星海……),非常形象。
示例 4:科技协作合同(包括科研、试制、成果推广等〉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或有关部门的计划签订。
示例 5:应把夏朝看作原始公社向奴隶制国家过渡时期。(龙山文化遗址里,也有俯身葬。俯身者很可能就是奴隶。)
示例 6:问:你对你不喜欢的上司是什么态度?
答:感情上疏远,组织上服从。(掌声,笑声)
示例 7:古汉语(特别是上古汉语),对于我来说,有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吸引力。
示例 8:由于这种推断尚未经过实践的考验,我们只能把它作为假设(或假说)提出来。
示例 9:人际交往过程就是使用语词传达意义的过程。(严格说,这里的“语词”应为语词指号。)
B.2.3 破折号前后的标点用法
破折号之前通常不用点号;但根据句子结构和行文需要,有时也可分别使用句内点号或句末点号。破折号之后通常不会紧跟着使用其他点号;但当破折号表示语音的停顿或延长时,根据语气表达的需要,其后可紧接问号或叹号。
示例 1:小妹说:“我现在工作得挺好,老板对我不错,工资也挺高。——我能抽支烟吗?”(表示话题的转折)
示例 2:我不是自然主义者,我主张文学高于现实,能够稍稍居高临下地去看现实,因为文学的任务不仅在于反映现实。光描写现存的事物还不够,还必须记住我们所希望的和可能产生的事物。必须使现象典型化。应该把微小而有代表性的事物写成重大的和典型的事物。——这就是文学的任务。(表示对前几句话的总结)
示例 3:“是他——?”石一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
示例 4:“我终于考上大学啦!我终于考上啦——!”金石开兴奋得快要晕过去了。
B.2.4 省略号前后的标点用法
省略号之前通常不用点号。以下两种情况例外:省略号前的句子表示强烈语气、句末使用问号或叹号时;省略号前不用点号就无法标示停顿或表明结构关系时。省略号之后通常也不用点号,但当句末表达强烈的语气或感情时,可在省略号后用问号或叹号;当省略号后还有别的话、省略的文字和后面的话不连续且有停顿时,应在省略号后用点号;当表示特定格式的成分虚缺时,省略号后可用点号。
示例 1:想起这些,我就觉得一辈子都对不起你。你对梁家的好,我感激不尽!……
示例 2:他进来了,……一身军装,一张朴实的脸,站在我们面前显得很高大,很年轻。
示例 3:这,这是……?
示例 4:动物界的规矩比人类还多,野骆驼、野猪、黄羊……,直至塔里木免、跳鼠,都是各行其路,决不混淆。
示例 5:大火被渐渐扑灭,但一片片油污又旋即出现在遇难船旁……。清污船迅速赶来,并施放围栏以控制油污。
示例 6:如果……,那么……。
B.3 序次语之后的标点用法
B.3.1 “第”“其”字头序次语,或“首先”“其次”“最后”等做序次语时,后用逗号(见 4.4.3.3)。
B.3.2 不带括号的汉字数字或“天干地支”做序次语时,后用顿号(见 4.5.3.2)。
B.3.3 不带括号的阿拉伯数字、拉丁字母或罗马数字做序次语时,后面用下脚点(该符号属于外文的标点符号)。
示例 1:总之,语言的社会功能有三点:1. 传递信息,交流思想;2. 确定关系,调节关系;3. 组织生活,组织生产。
示例 2:本课一共讲解三个要点:A. 生理停顿;B. 逻辑停顿;C. 语法停顿。
B.3.4 加括号的序次语后面不用任何点号。